這份自行車環島指南,旨在為您提供一個以「環島一號線」為基礎,並經過優化的 9 天行程規劃
自民國 104年 推出以來,環島一號線已成為規劃單車環島的標準框架,然而,部分路段,尤其在西部都會區,因紅綠燈頻繁,可能干擾騎乘節奏,影響整體效率。
本指南透過精心的路線安排,納入更為寧靜的替代路線,以提升騎乘體驗,確保旅程更為順暢愉悅。需留意的是,這些替代路線多為小型道路,補給點相對較少,建議您在出發前做好充分準備。此外,雖然主要道路的損壞能迅速修復,但替代小路的修復優先級可能較低,若遇路況不佳,請考慮返回環島一號線主幹道。
我們建議您以逆時針方向環島,此方向能讓您在沿海騎乘時,享有更佳的海景視野,且多數景點位於路邊,便於您停車參觀,無須橫越車道。
9天環島行程規劃
此經典行程旨在呈現台灣本島多元的地貌,包含河濱自行車道、濱海景觀、城鎮與鄉村風光,並可選擇繞道遊覽日月潭。請注意,行經城市或部分鄉鎮時,行程可能會被紅綠燈打斷,特別是第2、3、4天後半段。若您偏好不中斷的長直線騎乘,可考慮採用第1至第4天的**「西岸加速」**行程。
第一天:台北至新竹
環島一號線起點位於台北松山車站。官方路線會經由南京東路與大稻埕碼頭廣場,引導您進入河濱自行車道,享受長達20公里無紅綠燈的專用道。一旦出城,則與車輛共用道路,但車流較少,影響有限。
我們的替代路線旨在最大化河濱自行車道的利用。自起點出發後,可直接經由饒河疏散門進入河濱,避開市區繁忙路段。此路線前半段提供安全的騎乘環境,讓您能熟悉自行車設定。抵達三峽後,官方路線會引導至台3線,而我們的替代路線則繼續沿著約20公里的專用自行車道騎行,至三坑後再與官方路線匯合。
第二天:新竹至彰化
本日路線主要探索西海岸,欣賞壯麗海景。開頭有一段平坦且紅綠燈稀少的路段,適合享受不間斷的騎行。從台中至彰化路段,隨著路線向內陸推進,城鎮與紅綠燈將會增多。
新竹因其地理位置,在9月至2月東北季風期間,風勢顯著增強。逆時針向南騎行可利用此順風優勢。6月至8月風向雖有改變,但風勢通常不會過於強勁。
西海岸有許多優美的自行車道。本指南規劃了一條包含繞行的替代路線,引導您至更靠近海岸、更安靜的騎乘環境。然而,這些路徑較窄,可能導致配速略慢,特別是在假日期間。儘管總距離增加約20公里,但總爬升可從665公尺降至320公尺。若您認為路程過長,可選擇在台中梧棲區停留,該地有多家旅館可供選擇,且不影響隔天行程。
第三天:彰化至嘉義
此內陸路線前半段穿越多個鄉鎮,後半段則為質樸的鄉間景致。台灣南部平原廣闊,儘管路線靠近丘陵,但全程80公里總爬升僅301公尺。前35公里將行經花壇、員林、永靖、北斗、溪州等鄉鎮,路寬且有機慢車道,但需留意紅綠燈較多。當接近西螺大橋時,路況將有所改善。後半段的鄉間景致更為宜人。若您想避開這些鄉鎮,可選擇搭火車至社頭。離開彰化前,建議您參訪當地的知名景點**「彰化扇形車庫」**。
環島一號線設有通往日月潭的支線,但需額外一天時間。抵達嘉義後,可考慮造訪Netflix《街頭美食:亞洲》紀錄片中收錄的知名魚頭湯餐館。
第四天:嘉義至高雄
本日行程輕鬆,穿越廣闊的嘉南平原,抵達高雄。全程100公里,總爬升725公尺。路況寬敞並設有慢車道,沿途城鎮稀少,適合欣賞鄉間風光。若進度順利,可繞道前往台南山上區的**「花園水道博物館」**,這座日治時期的公共衛生建築值得花一小時以上參觀。
沿著路線行進,離開新化老街後,您會經過高鐵橋下。過了高鐵大湖站後,城鎮將變得更密集與繁忙,直至抵達高雄楠梓區。雖然官方路線在此結束,但我們建議您騎入市中心,除了有更多住宿選擇,也能避開隔天早晨的通勤車潮。
第五天:高雄至屏東車城
本日將穿越高雄市區,抵達台灣本島最南端的屏東,結束西岸旅程。高雄交通繁忙,若您住宿於楠梓區,有車友建議可搭乘捷運至小港站,以避開市區車流。高雄捷運允許攜帶自行車,票價為新台幣60元。
若選擇不搭捷運,有車友建議向東走186縣道,接著轉台29線南下。此路線在仁武區之後車流較少。若您不介意爬坡,186甲縣道是更好的選擇。
知名自行車作家Eddie Chen建議,可考慮住在靠近高雄火車站的市中心,因在地通勤車流主要流向市中心,早晨反向騎行較不擁擠。Eddie也建議搭乘鼓山渡輪前往旗津,沿著風景自行車道騎行。請注意,該島南端的隧道禁止自行車通行。
離開枋山鄉後,有兩條路可選:台9線與199縣道。它們將帶您翻越丘陵抵達東海岸。您會先遇到台9線,若選擇此路,可考慮在楓港過夜。我們建議繼續往南騎至車城,當地有更多旅館與餐廳選擇,且199縣道車流較少,特別是在假日。
第六天:屏東縣至台東縣
本日將挑戰壽卡鐵馬驛站,隨後下坡奔向東海岸。我們將沿199縣道爬升至壽卡,海拔450公尺,累積爬升約1300公尺。199縣道清幽且坡度適中,沿途會經過排灣族聚落。若經過時商店關閉,請務必在牡丹的便利商店補足水與食物。
完成爬升後,從達仁往台東一路將以暢快的下坡與湛藍太平洋的壯闊景致為獎勵。途中雖有小爬坡,但整體輕鬆。若遇強烈逆風,建議在金崙或太麻里等城鎮留宿。
第七天:台東至花蓮縣(瑞穗鄉)
本日在花東縱谷展開一段悠閒的自行車旅程。從台東到花蓮市有兩條路線:縱谷線(台9線)與濱海線(台11線)。本經典行程建議走縱谷線,因其補給點與住宿選擇較多,且對冬季東北季風有一定遮蔽效果。
路線導航簡單,沿台9線一路向北即可。池上伯朗大道與東里舊火車站是值得造訪的景點。後者是玉里—富里自行車道的起點,該路段僅供自行車通行,並與台9線平行。沿此路線,您可抵達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。
若您偏好車流更少的路線,Eddie Chen建議在造訪池上伯朗大道後,向西行經卓富產業道路(花75)至玉里。此路可近距離欣賞稻田,且車流極少。從玉里出發,可沿193縣道前往瑞穗,此為「替代路線2」建議。
第八天:花蓮瑞穗鄉至宜蘭
本日將沿縱谷從瑞穗前往新城,隨後搭乘火車至蘇澳新站(或宜蘭更北的車站),以避開蘇花公路。您可在任何有售票人員的車站購買自行車票,票價為成人票的一半。
從瑞穗向北騎行,台9線是最直接的路線。193縣道也是選擇之一,但地形較為起伏,總爬升約700公尺;相較之下,台9線總爬升僅314公尺。抵達花蓮車站後,您可在此搭乘直達宜蘭各站的列車。
若您選擇不搭火車,則需面對蘇花公路的挑戰。我另有專文分析,可協助您評估是否適合此路段。
第九天:宜蘭至台北
這是9天環島的最後一天,我們將騎行經宜蘭返回台北。官方路線建議沿台2線向北,前往東北角三貂角。沿途有許多景點,如三貂角燈塔、卯澳漁港,並由獨立的自行車道串連。舊草嶺隧道是其中一大亮點,由舊鐵路隧道改建而成,提供獨特的騎乘體驗。
然而,從頭城之後的20公里,您需與大型貨車共用台2線。在福隆車站,我們將改走台2丙與台5線返回台北。台2丙是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,提供愉悅的騎乘體驗。而連接基隆與台北的台5線,特別在尖峰時段,都市車流較多。若您想避開台5線的車流,可在十分轉接106縣道。
另一條返回新北新店的路線是經由台9線穿越坪林區,需攀越兩個海拔超過500公尺的山頭。然而,因週末或假日車流中高速機車較多,引擎聲嘈雜且存在安全風險,不建議選擇此路線。
抵達台北後,您可參考**〈在台北與新北導航河濱自行車道〉與〈如何以自行車在台北都會區移動〉**兩篇文章,以規劃市區內的騎行動線。